索 引 號: | 012947154/2023-20201 | 信息分類: | 綜合政務 / 部門文件 / 其他 |
發布機構: | 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生成日期: | 2023-02-27 |
生效日期: | 廢止日期: | ||
信息名稱: | 南京市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三年行動計劃 | ||
文 號: | 關 鍵 詞: | 信用信息;共享應用 | |
內容概覽: | |||
在線鏈接地址: | |||
文件下載: | |||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21〕52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若干措施的通知》(蘇政辦發〔2022〕59號)要求,有效破解企業融資過程中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提升金融機構、地方金融組織服務中小微企業融資效率,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實現省和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實名認證(授權)市場主體達到20萬戶,平臺普惠貸款余額超過500億元,占全市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比重、信用貸款余額占比達到20%以上,推動中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便利度明顯提高,信用貸款持續提升,實現金融服務高質量供給、助力營商環境提檔升級,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建立健全融資信用服務平臺
(一)建設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依托市級企業征信服務平臺(市創新企業金融服務平臺)和“我的南京”金融服務平臺,建設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聚焦中小微企業發展和金融機構業務需要,高效鏈接“政、銀、信、企”各方,為金融產品開發、貸前貸中貸后信用管理等提供便利。擴大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服務范圍,提升服務水平,推動融資信用服務規范有序發展。(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城市數字治理中心、人行南京分行營管部,市大數據集團、紫金投資集團)
(二)強化融資信用服務數據支撐。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及市公共數據運營服務平臺,構建中小微企業融資信用服務數據庫,打造融資信用服務數據樞紐,開發融資信用信息服務、應用成效管理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對接管理等功能,加強信用信息歸集、整合、共享,優化應用服務,支撐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業務開展。(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大數據局,市城市數字治理中心,市大數據集團、紫金投資集團)
(三)加強網絡平臺對接。推動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規范對接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江蘇省級節點,縱向聯通國家、省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融入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推動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橫向對接市政務數據共享平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寧企通”平臺等政府部門、公共事業單位涉企領域信息系統,以及電子商務平臺和交易平臺,強化信用信息資源的整合、共享及一站式服務。支持銀行、保險、擔保、信用服務機構等接入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政務辦、市大數據局、人行南京分行營管部,市各相關部門,市大數據集團、紫金投資集團)
二、加快推進涉企信用信息歸集共享
(四)實施信用信息共享清單管理。立足我市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在國家、省信用信息共享清單的基礎上,編制我市信用信息共享清單,明確信用信息共享內容、方式、責任部門等要求,根據工作實際實施動態調整。在依法依規、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清單內的信用信息實現與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的共享。在企業充分知曉、明確同意、主動授權的基礎上探索開展部分經營類信息(不涉及商業秘密)共享,確保企業信息安全。(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大數據局、市法院、市公安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建委、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政務辦、市市場監管局、市水務局、市統計局、市稅務局,市城市數字治理中心,市大數據集團、紫金投資集團,市各相關部門)
(五)壓實信用信息共享責任。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各區按照國家、省和市信用信息共享清單,通過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及時、準確、完整、安全共享相關信息。(責任單位:市各相關部門,江北新區、各區,市、區負責水、燃氣等公共事業繳費的單位)
(六)提高信用信息共享質效。在依法依規、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推進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與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市公共數據運營平臺、部門信息管理系統、各地方征信平臺等互聯共享,強化信用信息資源整合,不斷提升信息準確性、完整性、時效性,為中小微企業融資提供公益性信用信息支撐。(責任單位:市各相關部門,江北新區、各區)
三、提升信用信息應用服務質量
(七)推廣基礎性信用信息應用。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按照公益性原則向接入機構提供公開信用信息的查詢,按照區域、行業等維度向接入機構批量推送公開信用信息,并將相關信息使用情況及時反饋數據提供單位。經企業授權,在“信用南京”“寧企通”等網站展示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對企業信用評價結果。(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政務辦、市大數據局、人行南京分行營管部,市大數據集團、紫金投資集團)
(八)完善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按照相關標準對平臺注冊企業開展基礎性信用評價,供接入的各類服務機構參考使用;加強與接入機構合作,針對不同融資服務場景,充分挖掘信用信息價值,開展針對性個性化信用評價。探索對企業信用狀況的動態監測,提升對中小微企業信用狀況的識別能力,研發對已獲融資企業的風險識別和預警服務,分析研判風險并及時推送接入機構參考。(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城市數字治理中心、人行南京分行營管部,市大數據集團、紫金投資集團)
(九)服務財政金融政策落地直達。持續推廣“寧創貸”等普惠金融產品,優化政府、銀行、擔保、再擔保等多方合作機制,引導相關產品需求方、供給方通過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申請撮合。加強向企業和銀行雙向精準推送信息,拓寬財政金融扶持政策、產品覆蓋面。應用信用信息提升銀企對接精準度、增強政策落地效果。推進相關產品通過融資信用服務平臺開展線上閉環管理,嵌入主動風險篩查機制,及時掌握金融機構融資成效和獲貸企業履約狀況,實現風險補償、增量補貼等政策直達。建立完善精準施策機制,實施分級分類管理,提升政策執行效率。(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南京分行營管部,市各相關部門,市大數據集團、紫金投資集團)
(十)強化信用信息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應用。依托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開展公共資源交易投標電子保函、“政采貸”等業務創新,優化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營商環境,提升公共資源交易效能。(責任單位:市政務辦、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建委、市水務局、市交通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城市數字治理中心、人行南京分行營管部、紫金投資集團)
(十一)引導金融機構應用信用信息。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依法依規向金融機構充分開放信息,采用聯合建模、隱私計算等方式與金融機構深化合作。鼓勵金融機構將企業信用作為風控體系重要參考因素,將企業信用信息和信用評價結果應用于業務審核、管理,增強客戶識別能力和信貸投放能力,降低金融機構對傳統抵質押物的依賴,提高信用貸款和首貸比重。鼓勵金融機構根據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推送的風險研判信息,加強風險管控和貸中貸后管理。金融機構要將融資成效、獲得貸款企業履約情況等共享至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南京分行營管部)
(十二)探索金融糾紛線上高效處置。支持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探索開發中小微企業貸款“線上公證”“線上仲裁”“線上訴訟”等相關功能,積極探索金融數據直達線上訴訟、仲裁接口,充分發揮金融審判在線糾紛解決平臺的作用,高效處置金融糾紛。依法依規對認定的惡意逃廢債等行為開展失信懲戒。積極運用區塊鏈賦強公證,協助金融機構風險處置前置,高效服務中小微企業。(責任單位:市法院、市發改委、市司法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城市數字治理中心、人行南京分行營管部,市各相關部門)
(十三)創新信用信息應用服務。依托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深化數據開發利用,優化融資模式和創新金融產品,為企業提供精準化服務,加強產業鏈分布、供應鏈上下游等方面數據分析,賦能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業務,為政府及相關部門精準施策、為金融機構高效獲客和產品創新提供參考。(責任單位:市大數據集團、紫金投資集團、市城市數字治理中心)
四、強化信用信息安全和主體權益保護
(十四)加強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和接入機構要制定符合國家和省規范要求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安全評估和日常監測管理,實現信息來源可溯、去向可查;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對接入機構信息使用情況進行安全管理,保證信息合法合規共享應用,提升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處置能力。各接入機構要加強內部管理,完善信息使用安全管理機制,嚴格遵守國家和省信息安全管理要求。(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城市數字治理中心、人行南京分行營管部,市大數據集團、紫金投資集團)
(十五)切實保障信用主體權益。嚴格執行授權制度。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要完善平臺注冊企業身份認證和授權動態管理功能。未經企業授權,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不得向接入機構提供企業非公開信用信息。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要為注冊企業免費提供其自身信用信息查詢服務,引導有需要的企業開展信用修復。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和接入機構要暢通信用信息異議申訴渠道,配合做好異議處理和信息更新。(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城市數字治理中心、人行南京分行營管部,市大數據集團、紫金投資集團)
(十六)加強信用信息應用監管。加強對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接入機構的監管,嚴肅查處非法獲取、傳播、泄露、出售信息等行為。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要建立信息分級分類管理和使用制度,未經脫敏處理或未經信息主體授權,不得對外提供涉及商業秘密或個人隱私信息。接入機構獲取的信用信息不得用于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以外的活動。(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公安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大數據局、人行南京分行營管部,市大數據集團、紫金投資集團)
五、保障措施
(十七)加強組織協調。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市發改委、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大數據局、人行南京分行營管部要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工作協調機制,定期通報工作成效,研究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南京分行營管部要加強對相關金融機構和金融業務的引導。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加快推進本領域相關信息系統與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互聯互通,推動信用信息應用服務。(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大數據局、人行南京分行營管部,市各有關部門,市大數據集團、紫金投資集團)
(十八)完善政策支持。進一步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優化“寧創貸”等中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市場化風險分擔補償機制,鼓勵各區結合實際出臺中小微企業信用貸款風險分擔政策,并通過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實現政策落地直達。(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南京分行營管部,市各相關部門,江北新區、各區)
(十九)開展宣傳引導。持續開展中小微企業融資信用服務推廣活動,深入產業園區、科創園區等中小微企業聚集區開展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推介和銀企對接活動,引導企業在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實名注冊,開展融資籌劃、發起融資申請。組織動員銀行、保險、擔保、信用服務等機構廣泛參與,對接入駐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辦理業務,加強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供給。充分發揮部門、行業組織、新聞媒體作用,全面準確解讀政策,舉辦相關主題活動,宣傳推廣信用信息共享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典型做法。(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大數據局、人行南京分行營管部,市各有關部門,江北新區、各區,市大數據集團、紫金投資集團)
(二十)加強通報考核。定期通報各區各部門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實名注冊企業、融資規模、信用貸款余額等情況。對工作力度大、成效明顯的部門和地區工作經驗予以推廣。開展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和接入機構服務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效監測,將銀行機構通過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開展信用貸款融資工作列入考核激勵機制中,加強對銀行機構信用貸款余額占比等指標的考核力度。(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大數據局、人行南京分行營管部,市大數據集團、紫金投資集團)
政策解讀鏈接:http://m.rqdc.com.cn/njsfzhggwyh/202303/t20230307_3856407.html
?